發發牢騷促進心靈和諧,吐吐苦水有益身體健康

洋甘菊,陽光和煦的外表,帶給人溫暖的感覺,但有著偽裝
岩玫瑰,犧牲奉獻的渴望,溫柔的包容接納,甚至愛上你的脆弱
花梨木,緩和平靜卻感覺遙遠,虧待了它所蘊含的巴西激情,唉~桃花還在遠方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No.15 活得實際

前幾日跟K聊天時,提到見賢思齊這件事。
我說「我不太做見賢思齊這件事,我比較常做見不賢而內自省」,
K說「都要」,
因為要用MSN說清楚我的觀點很難,
所以我跟他說,我會為此寫篇文章。

見賢思齊的意思是見到賢能的人要去效法他,
以現代的話語來說,
就是看見別人好的部份,我們要去師法他讓自己更好。
以我跟K提到這件事時所說的東西來舉例,
去健身房健身,看見別人的好身材,要去學習對方,
讓自己也能有好身材。

但我有個問題是,究竟賢能(好的部分)是誰決定的?

「見賢思齊」這個概念,我覺得是一種現代的觀點,
裡面其實是包含著「賢能是種普世價值」的預設,
有一種客觀的評判標準,能夠去決定什麼是好的,
然後我們要去學習這些,讓自己也能成為更好的人。

而我之所以不去做「見賢思齊」,就是因為我不認同這樣的現代觀點,
看待「賢能」,我是以一種後現代的方式去思考。
「好」是由個人透過自己主觀的世界來做決定的,
而不該是必然依循著某種普世的評判標準。
比如說職業好了,醫師是種普遍來說令人稱羨的行業,
但對我來說「醫師」是否是個好職業,
應該是取決於我自己的認定,而不是父母來決定,
更不應該是社會風氣來決定。

這種自決的精神,對我來說是種已經融入我存在的核心價值,
任何的評價如果不經過自決就沒有太大意義,
而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所能決定的事情就只有自己而已。
凝聚以上三點,所造成的態度就是「別人身材很好,干我屁事」,
當時跟K談時我就說了這句。
別人身材很好是屬於那個人擁有的評價,不是關於我的,
所以「別人身材很好」不需要經過我的自決機制,
相對的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回到「見賢思齊」這件事,我的態度是來自於,
當對方表現的很好很棒時,我會很為對方感到高興,
但這終究與我無關,他的好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
這種態度的好處是我很少去羨慕別人,
與優秀的人相處也比較不會感到相形見穢,
或是用別人的價值觀來評論自己。
而壞處則在於,我無法透過外力來得到,
讓自己更好,去追求卓越的能量。

驅使我的動力,必須是來自自己內心的力量,
而無法是外在的東西。
這其實是很辛苦的事情,因為我是個內心變動不定的人,
為了維持驅動力,我就要跟上自己變化的角度,
時時刻刻的維持對自己的了解。
我的心像是吹著許多風,了解風的走向然後因應風的變化,
才能夠乘著風到達我想去的地方。

再來是我常做的「見不賢而內自省」,
這句話同樣的包含著現代觀點,
隱含有某種客觀的方式能去決定什麼才是壞。
是的,我常做就是代表我接受這樣的現代觀點。
對「好」採取後現代,對「壞」採取現在,
乍看之下似乎有點矛盾跟不一致,
但其實並沒有,因為好與壞,在我的觀點裡是兩碼子事。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壞」很多時候不只是自己的事。
在社會上生存,人要面對很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在這互動過程中好的部份通常不會影響到旁人,
但是壞的部分卻會。
打個比方,室友成績很好不見得會影響你,讓你開始奮發讀書,
但是室友大聲喧嘩的習性,可能會影響你,讓你無法好好入眠。
所以壞的部分,我覺得很多時候會需要參考別人的觀感,
如果只用自己主觀的方式來看待的話,
我想那就太過陷入自己的世界了,這樣會無法與人產生良好互動的。

雖然我是個重視自我的人,但與其他人共存對我來說也同樣重要,
特別是那,我所等待的人。

沒有留言: